現在小學題確實有點怪,像腦筋急轉彎,重點不在知識點,而是考仔細觀察。老師說這是為了鍛煉學生思維,但有時候題目設計太繞,連家長都看不懂。比如有的題是文字游戲,或者把幾個知識點混在一起,對孩子要求更高了。家長一開始覺得輔導作業簡單,現在經常被孩子作業打臉,連最基本的小學題都會算錯。
以前考試就考課本內容,現在題目靈活多了,像鴨子題不僅要會加減法,還要看清圖里的細節。樓層數學題要算樓梯間隔,不是單純樓層相減。這種變化說明教育方式在變,從單純記知識轉向考實際應用。不過有時候題目太鉆牛角尖,孩子容易混淆,家長看了也暈。
有的老師說這種題能提高觀察力,但也有家長質疑是不是故意設陷阱。其實教育改革確實需要動腦子,不過得有個度。題目太刁鉆孩子老錯,容易打擊信心。現在教材里這類題越來越多,主要是想培養學生舉一反反的能力,但家長輔導起來實在費勁。
比如這道題,1、一根繩子,剪去一半,還剩8米,這根繩子原來有多少米?8×2=16,竟然被判錯。
後來老師解釋,孩子這道題答案沒錯,但方法錯了,這道題的迷惑性在于減掉的和剩下的正好相等,如果剪掉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呢?題如果是剩一半,8米;或剪掉一半8米都沒問題,但題是剪掉一半剩8米,這8米是一半,其實是口算出來的,
正確算式應該是8÷(1-1/2)=16(米)
有些建議是家長別直接給孩子答案,多問問題引導他們想。
錯題別急著罵孩子,一起找原因。教育歸根結底是要讓孩子會思考,光背答案沒用。不過現在很多家長和孩子都在適應期,連錯幾道題都很頭疼。
現在輔導作業成了家庭大事,家長比孩子還緊張。有時候看著孩子作業,自己也得查半天資料才能明白題意。以前覺得輔導小學作業輕松,現在發現得和孩子一起學習。學校題目更新快,家長得跟上節奏,不然連基本指導都做不好。
前兩天看到個視訊,孩子做題算出來答案,家長檢查后改錯了,結果考試失分。
這種情況越來越多,家長自信心受挫。有些老人說現在題太怪,小時候沒有這些彎彎繞繞。但時代變了,教育方式必須改,只是過程有點痛苦。
現在小學生題目里常出現跨學科題,比如數學題里考語文理解,或者常識判斷。家長有時候光讀題就費勁,更別說教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