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十月 7, 2025

台灣夫婦靠在美國賣「假中餐」「1年賺美國人800億」成華人首富:他們真的太聰明

有這樣一對華人夫婦,他們在美國開了一家全世界最大的中餐連鎖店,在華人看來,夫妻倆是在賣假中餐。但他們卻靠此年入200億,如今更是買下了NBA球隊開拓者隊,成為了楊瀚森的老闆。這對華人夫婦就是程正昌和蔣佩琪,那麼他們到底是如何走向成功的呢?本期就帶大家走進程正昌的創業史。

程正昌和蔣佩琪

父親是蔣介石家廚

1948年4月,程正昌出生于江蘇省揚州市邗江的一個廚師家庭里,父親程明才是一位江浙菜廚師,專精于川揚菜。

在國共內戰時期,程明才的廚藝獲得了蔣介石父子的認可,所以他當時一度成為了蔣介石的家廚,跟隨老蔣四處奔波。

程正昌和父母

1949年,國民黨在內戰中節節敗退,蔣介石不得已退守台灣,作為老蔣的家廚,程明才也帶著一家人來到了台灣。

剛開始時,程明才依然擔任蔣介石的家廚,後來蔣介石開始籌劃起了圓山大飯店,于是他讓程明進入了台北市的圓山大飯店,而程明才又擔任圓山大飯店的廚師長,所以他的地位可見一斑。

台灣圓山大飯店

因為受到了蔣介石的照顧,程明才一家在台灣過得很不錯,社會地位高。程正昌也在優渥的環境中長大,從小不缺吃穿,又因為經常吃到父親親自做的中餐,程正昌對于中餐有著特殊的感情,甚至他小時候的夢想,也是成為一名中餐廚師。

1963年夏天,在朋友的邀請下,程明才帶著全家人移民到了日本。他和朋友也在日本開了一家中餐廳。對于任何一個廚師來說,擁有一家餐廳是他們最初的夢想,而為了這個夢想,程明才放棄了台灣的優渥生活。

在日本讀書的程正昌

到了日本后,程正昌進入橫濱中華學院高中部讀高中。對于程正昌而言,他很難融入到日本社會中,他發現日本社會的包容度很低,日本人對于他們這些遠道而來的人并不歡迎,并且他個人對于學習日語也沒有太大的興趣。

1966年,在高中畢業前夕,程正昌就拿到了美國貝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這年夏天,程正昌來到美國堪薩斯州,進入貝克大學攻讀數學系學士學位。剛到美國時,對于程正昌來說,語言仍然是最大的障礙,他的英語水平很差勁,這讓他一度非常孤獨,很少同班學生交流。

而到了周末和假期的時候,程正昌又跑到學校附近的中餐館打工,在這里,程正昌發現中餐館里不僅有留學生和華人,很多老外對于中餐也是非常熱情,餐館幾乎能有一半人都是外國人。程正昌的父親是大廚師,他自然知道這家中餐館的味道,很明顯和父親做的菜相差甚遠,所以那個時候,程正昌就在想,要是自己的父親能在美國開一家中餐館,生意也一定會很好。

但當時父親在日本開的中餐廳經營不錯,餐廳也離不開他。另一方面,程正昌自己都沒在美國安定下來,就更別說把父母接到美國團聚了。

赴美留學認識蔣佩琪

大二時,程正昌在學校的一次活動中認識了他現在的妻子蔣佩琪。

蔣佩琪

蔣佩琪,1947年出生于緬甸的一個華人家庭里,後來,她跟隨著父母搬回到香港生活。1966年,蔣佩琪畢業于香港金文泰中學,之后,她也來到了美國堪薩斯州的貝克大學數學系就讀。

因為從小接受中英文教育,蔣佩琪的英文水平非常好,到了美國后,她也沒有水土不服的情況。當程正昌遇到蔣佩琪后,他十分珍惜這個為數不多的同胞。畢竟他可以用中文和蔣佩琪交流,兩個人也在頻繁的接觸過程中都對彼此有了好感。

而在蔣佩琪的幫助下,程正昌的英語進步快速,很快也解決了語言問題。

程正昌和蔣佩琪

1970年,情侶倆從貝克大學畢業后,又一同前往密蘇里大學攻讀研究生。2年后,程正昌獲得了數學系碩士學位,因為融入不到美國社會中,程正昌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于是他來到了洛杉磯,進入表哥和舅舅開的一家中餐廳打工。

程正昌發現洛杉磯的中餐館非常多,競爭壓力也很大。表哥家的中餐廳雖然生意不錯,但客人大部分都是華人和留學生,但表哥家附近的一家中餐廳里卻大部分都是外國人,并且生意比表哥家還要好。

程正昌在餐廳里

為了搞清楚原因,程正昌還特意來到這家餐廳就餐,他發現這家餐廳的味道很普通,沒有表哥家做的好吃。那到底是為什麼呢?難不成這樣的口味符合外國人的口味?

于是,程正昌點了好幾份菜,他發現,這家中餐館的每道菜都放豆芽,每天能賣出40多公斤豆芽。這在程正昌看來,表哥家的餐廳如果也想生意好,必須改良做法,迎合美國人的口味。畢竟這是在美國,消費人群的主力還是美國人。

可是當程正昌和表哥提及時,表哥拒絕了他,在表哥看來,如果為了迎合美國人的口味而去改變中餐的做法,那就不是中餐了。在我們人來說,那完全就是違背祖宗的做法了,畢竟中餐都是有傳承的。

但對于程正昌這個理科生來說,做生意的目的是賺錢,只要能讓更多人來到這家中餐館消費了,證明味道就是好的。

因為和表哥的理念不同,程正昌有了自立門戶的想法,當他和父親說了這個想法時,父親也表示支持他,甚至愿意放棄日本的一切,跟著他來到美國發展。

程正昌和父親在洛杉磯開中餐館

1973年夏天,程正昌拿著打工賺到的錢加上貸款和父親給的2萬美元,他買下了一家即將倒閉的餐廳,然后經歷了重新裝修,終于在洛杉磯帕薩迪納開了一家名為「聚豐園」的中餐廳。

聚豐園

飯店剛開業時,程正昌的夫妻程明才就是飯店的主廚,他作為蔣介石的家廚,又曾是台灣圓山飯店的廚師長,對自己的廚藝非常自信,所以當兒子提及改善口味時,他也拒絕了,并堅持要讓飯店以售賣川揚菜為主。

不過飯店開業后不久,程正昌就發現在他們店附近,又相繼開了兩家中餐館,如此一來,競爭壓力非常大。雖然店里有很多老顧客,但這些顧客都是華人,有些是台灣的移民,有些則是大陸的留學生,

總之,飯店里幾乎很少有美國人消費,即便有美國人,這些人也都是來了一次就再也不來了。

程正昌夫婦

這讓程正昌意識到必須要盡快改善口味,要想辦法讓更多人注意到這家餐廳。因為父親比較刻板,自尊心比較強。程正昌首先想到的是加大促銷力度和經營方法,于是程正昌采取了一些列措施,包括除午餐外開始提供晚餐,餐品降價40%,對米飯和其他額外物品收費。

除此之外,程正昌也想要給餐廳取一個英文名字,他找到餐廳里的所有員工開會,希望大家提供建議,到底該叫什麼名字。此時有一個店員說道:美國人非常喜歡的貓熊,不如我們的餐廳就取名「Panda(貓熊的英文名)」。

程正昌覺得這個名字不錯,于是他給自己的聚豐園招牌前面加了一個英文單詞Panda,和一個貓熊頭像的LOGO。

聚豐園

這也就是貓熊快餐的前身。

1974年夏天,蔣佩琪取得了密蘇里大學電氣工程的博士學位,為了能和程正昌待在一起,她選擇來到洛杉磯生活,并進入麥道公司位于洛杉磯的研發部門,她也擔任麥道公司的工程師,當時負責設計美軍戰斗機。

程正昌夫婦結婚

次年,蔣佩琪和程正昌結婚了,她也成為了貓熊餐廳的老闆娘。為了能把這家餐廳做起來,蔣佩琪也付出了很多心血,她每天下班后都要來到餐廳,到了周末時,她甚至一整天都在餐廳里。

看著餐廳的生意遲遲得不到發展,蔣佩琪和程正昌急壞了,于是兩個人輪番勸誡程明才,希望他能改善菜肴的味道,而為了餐廳能夠做起來,程明才帶領后廚團隊對菜品進行了加工改良,通過他們的不斷努力,貓熊餐廳迎來了越來越多的美國人。

程正昌夫妻和程明才

1981年,就在飯店快速發展的時候,程明才卻因病去世了,父親的去世對于程正昌打擊不小,但這并不能影響貓熊餐廳的發展。因為在父子倆的管理和經營下,當時貓熊餐廳的后廚已經有了一套統一的操作流程,具體到每道菜的準備過程和食材選用。

程正昌夫婦在餐廳里

所以即便程明才去世了,但他研發的菜品和做法保留了下來,這也使得來到貓熊餐廳就餐的人并沒有察覺到餐廳味道的改變。

程正昌和妻子蔣佩琪開了第一家貓熊快餐店

1982年的除夕夜,這一天,整個加州的華人餐廳都很熱鬧,幾乎每家餐廳都是爆滿的狀態。相對來說,程正昌的貓熊餐廳還有些許空位,畢竟對于傳統的華人來說,他們覺得貓熊餐廳的中餐味道不正統,他們甚至一度將其稱為「假中餐」。

所以華人一般不喜歡到貓熊餐廳就餐,而這一天,貓熊餐廳卻迎來了一位明星顧客,他就是美國橄欖球棕熊隊首席教練特里·多納休。當天,特里帶著一家人罕見地走進了這家中餐廳。在這家餐廳里,一家人就餐了兩個小時,吃了10來個菜。當時特里的弟弟對程正昌說道:「你們做的菜真好吃,我覺得你們的店鋪應該開在人流量更多的地方」。

于是,特里推薦程正昌到洛杉磯的格蘭代兒商場開一家快餐廳,聽了特里的提議后,程正昌和蔣佩琪也覺得很不錯。尤其是對于蔣佩琪來說,她已經厭煩了枯燥的工程師工作,她也想回歸家庭,和丈夫一起經營餐廳,于是就在有了這個想法后不久,蔣佩琪辭掉了工作。

程正昌夫婦

夫妻倆很快便來到格蘭代兒商場盤下了一家店面,這年冬天,一家名為「貓熊快餐」的餐廳正式開業,餐廳開業后,生意非常好,顧客也大多數都是歐美顧客。雖然租金昂貴,但其銷售額也非常不錯。這讓程正昌夫妻認識到,他們完全可以創造出一個「東方麥當勞」,讓中餐實現標準版生產,讓中餐出餐的速度能夠媲美麥當勞。

貓熊快餐店

同一年,貓熊快餐在洛杉磯連開六家。為了方便餐廳的管理,蔣佩琪利用自己工程師的思維設計開發出一套軟件系統,用于追蹤每家連鎖店庫存,可實現自動添購食材。她不斷完善這套系統,將其命名為「貓熊自動化工作站」并申請專利。

蔣佩琪通過電腦監控店鋪

在管理和制作流程得到改善后,貓熊快餐的擴張速度非常快,幾乎覆蓋了全美。

貓熊快餐招牌菜陳皮雞的發明

1987年,貓熊快餐的行政總廚高安迪受命到夏威夷開創分店,來到當地后,高安迪發現當地盛產柑橘,再加上當地人喜歡吃肉,于是高安迪受到啟發,發明了一個新菜肴——陳皮雞。

陳皮雞

這道菜在美國經典炸雞上結合淮揚菜傳統風味,在炸雞上涂上濃郁的甜辣醬汁。

最開始的時候,高安迪用帶骨帶皮的雞胸肉制作陳皮雞,不過,他很快便發現美國人更喜歡一口大小的去骨去皮雞肉,于是為了適應美國人的口味,他去掉了干辣椒,以免太辣。

很快,這道原本只為了夏威夷餐廳發明的新菜肴成為了貓熊快餐的代表菜肴,之后,貓熊快餐各家餐廳都引進了這道菜,有數據顯示,在整個2022年,貓熊快餐就在全美賣出了1.15億磅的陳皮雞,據說吃過中餐的美國人里面,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人吃過陳皮雞,不過作為人的小編,倒是沒有吃過這道菜,估計它的味道和糖醋里脊差不多吧。

貓熊快餐店

如今,程正昌夫婦旗下的貓熊快餐在全美開設了超過2600家門店,快餐店的員工也超過了5萬人,在整個2024年,貓熊餐廳的銷售額更是達到了約合854.22億新台幣。

程正昌夫婦和員工在一起

在財富不斷積累的過程中,程正昌夫婦也早早登上了各大富豪榜,夫妻倆的實時身家達到了約合2200億新台幣。

在有了一定的財富積累后,程氏夫婦也走上了資本擴張的道路,他們成立了「程氏家族信托」。開始布局其他行業,希望通過投資能夠為貓熊快餐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現金流。

程正昌夫婦

而就在前不久,ESPN的爆料更是揭露了程正昌夫婦在體育板塊的布局。

收購開拓者隊

2025年9月13日,一則重磅消息從美國傳來:由著名企業家湯姆·鄧頓牽頭的財團以42.5億美元天價收購了NBA球隊開拓者隊。

而對于這個球隊,球迷并不陌生,因為就在收購發生的79天前,NBA開拓者隊宣布以首輪16號簽選中了來自青島的楊瀚森。

令人矚目的是,在投資方名單中,程氏家族信托的名字格外顯眼。很明顯,程正昌夫婦參與了這次收購,這樣一來,這對夫婦也成為了開拓者隊的老闆,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楊瀚森的老闆。

如今,程正昌和蔣佩琪夫妻已經雙雙加入了美國國籍,成為了美國人,他們的貓熊快餐吸引了很多美國人的青睞,但在華人圈子里,大家卻都不喜歡貓熊快餐,很少有華人到這家餐廳里就餐。甚至對于傳統的華人和留學生來說,貓熊快餐買的中餐屬于「假中餐」,他們的中餐一點都不正常,也一點都不好吃。

貓熊快餐的中餐

就連貓熊快餐的招牌陳皮雞也不受華人們待見,對于很多華人來說,又油膩又不太好吃的陳皮雞,強化了‘中菜只是廉價食品’的印象,無疑拉低了中餐的形象。

但面對質疑,程正昌卻回應道:「貓熊快餐」的產品雖未必符合「傳統」菜標準,但仍體現了「地道」烹飪」。

貓熊快餐店鋪

在貓熊快餐如此系統化的今天,估計他們的菜肴大多數也都是預制菜,只不過,美國人倒是很愿意接納預制菜,那麼無法接納預制菜,是不是限制中餐連鎖化發展的原因呢。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