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月是香港三級片的開創者,能夠有著和別人不一樣的成功,是由于她有著和別人不一樣的眼見。
她雖然收獲了成功,可是這份成功并不是所有人都認可。
即便她成功背后付出了很多。
雖然說她開創了「三級片」這個領域,可是后繼者越來越多,年輕貌美的女孩們占領了大半江山。
而李華月原本相貌就不出眾,只是靠著尺度比較大,所以才出名了。
在年輕人越來越多之后她也只能被市場拋棄。
現如今69歲早就風光不再。
歲月的蹉跎,身材走形,而她的容貌也更不如從前。
實在是令人唏噓。
李華月出生于美國,從小便接受著最開放的思想。
她的童年可以說無憂無慮,有父母的陪伴,有親朋好友的眷顧。
盡管長相不是那麼出色,可在美國來說她也是標致的東方美人。
對于她來說祖國是陌生的,而她也從來沒有學習過中文。
英語幾乎可以說是她的母語。
可是在她長大之后,她清楚自己是一個中國人。
所以她孤身一人回到了香港。
雖然當時香港還是英國的殖民地,可是被殖民的同胞們與生俱來的保守還是和國人非常吻合的。
這讓異地而來的李華月習慣不了,但她決定努力去適應這種環境,畢竟是自己決定回來的。
在美國她有很多導演朋友,而這些導演朋友已經拍過一些露骨的視訊。
所以「暴露」對于李華月來說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情。
但是她發現當時的香港電影只有邵氏公司一家,而邵氏所拍攝的電視劇和電影都是比較保守的。
這讓李華月有了另外一個想法。
既然她來自國外,她對母語又不熟練,而且很多人都覺得她是一個外國人,那麼她不如把在國外的思想帶到國內來,在國內發揚光大。
或許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來說也有一個促進作用。
就這樣她在國外的朋友幫忙之下拿到了一批設備,她開始在狹小的空間之內拍攝一些簡短的三級片。
剛開始由于人員不夠,所以她的劇情非常簡單,設備等都不是很精準。可是這部簡易拍攝的片子在播出之后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很多人都非常好奇,
但由于與生俱來的保守導致他們盡管喜歡,可對于李華月的作品并不敢公然的支持。
可李華月看到了票房,看到了收視率,她知道肯定有人在看,這也更堅定了她繼續發展的決心。
當時的香港有很多從其她地方偷渡來的人,她們都想在香港獲得居住權。
可對于她們來說居住權是很難得到的,甚至連一份簡單的工作都找不到。
而這時李華月的三級電影則給這些人提供了渠道。
很多人都慕名而來投奔了李華月,李華月告訴她們這個辦法可以掙錢,她們可以擁有很多的財富。
而這對于走投無路的她們必然是一條道路,所以她們接受了。
就這樣,李華月的團隊壯大了。
而在一部片子又一部片子的收成之下,她們賺得盆滿缽滿。
李華月也成為了紅極一時的人物。
雖然很多人看完她們的片子后都表示李華月長得不好看,而且她在片中的話和她的口型老是對不上,這讓觀眾看得非常難受。
面對這樣的情況,李華月也回應過。
她說她從小在國外長大,對于國語并不熟練,尤其是香港話簡直太難了。
但她總不能在片中一直講英語吧,所以她只能用配音來讓大家看得更加舒服。
李華月能夠在片外還為大家做解釋,這也有很多男性觀眾覺得簡直是太有魅力了。
一時之間李華月成為了最火熱的女明星。
她開創了香港風月片的先河,至此之后整個90年代都充斥著數不清的風月片。
而這些風月片除了捧紅了李華月之外還捧紅了很多紅遍兩岸的女明星。
像邱淑貞,李麗珍等人,雖然她們后期轉型成功,可眾人都知她們最開始也是憑借著風月片出道的。
李華月確實通過自己的行為開辟了一個領域,也讓很多人有所發展。
看到了李華月的成功,很多人開始效仿。
許多有著先天條件的人在參加了香港選美大賽之后落敗,她們唯一的出路便是像李華月一樣去拍三級片。
這些新鮮的血液加入了三級片的潮流當中,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導演也開始策劃這些相關的拍攝。
就這樣,這個領域不再是李華月獨樹一幟的。
而這些年輕導演和新鮮血液的注入讓整個三級片的風格也開始大變。從古裝到現在,從名著到小說,他們都能夠進行改編,而這也讓觀眾看得異常激動。
眼看著自己的市場馬上就要失去了,所以李華月奮起直追。
她在自己拍攝的片子當中打真槍實彈,這讓觀眾異常吃驚。
很多片子當中只能看到演員脫光,但很多鏡頭都采用了借位,并沒有真實發生。
而李華月卻不,她敢于犧牲自己真槍實彈的去做,而且把這些內容呈現給大家。
這也讓一部分差點流失的觀眾重新回到她的麾下。
可李華月的年齡也越來越大,盡管她用這樣的方法留住了一定的市場,可是終究還會被市場所棄掉。
她息影之前在香港拍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血戀》。
這是一個明確標明了三級片的片子。
可是它也是李華月眾多片子當中最出名的一部。
因為這部電影是她自導自演且所有的演員都是她親自挑選的。
當初她為了在這部片子當中征集男一號也花費了一定的時間。
因為她對男演員有一定的要求,就是必須要赤裸身體而且要真。
這讓很多知名男演員望而卻步,所以李華月只能在新人演員當中選中了陳偉迪和她出演這部片子。
電影播出之后獲得了不錯的票房,僅僅一個月李華月導演的《血戀》就突破了400萬的票房。
這樣的成績讓她非常開心,第2年她便順勢推出了《血戀2》,可是收獲卻非常的慘淡。
很多人都說《血戀2》慘淡的原因是李華月的拍攝手法已經不能再滿足大家的需求。
再者大家本來也不滿意她的外形條件。
能堅持這麼久都是因為她身材還可以劇情做的也到位,可當時最紅的人已經不是她了。
新人演員葉子媚靠著傲人的身材已經完全占領了李華月的市場。
繼李華月之后,葉子媚是第二個在風月篇上收獲頗豐的女演員。
當時網友們對葉子楣的評價是胸大腰細,屁股圓潤,娛樂圈罕見的身材。
擁有這樣的身材,再加上葉子楣長相還比較清純,這樣的碰撞很難不勾人心魂。
葉子楣成為了眾多男性的心頭好。
而當她的電影和李華月的電影同期上映的時候,李華月的片場無一人觀看,而葉子楣的卻總坐無虛席。
后期又涌現出了陳寶蓮,溫碧霞等人。
她們雖說沒有做到像李華月那樣真槍實彈,但是她們也是很敢脫,很敢做很敢演的。
看到自己的市場不再,李華月也慢慢的看清了這個現實,所以她離開了香港回到了美國。
在美國她參演了自己的最后一部電影《The ghost 》之后便徹底淡出了演藝圈。
她也再未在公眾面前露過面。
當時很多人都說李華月因為市場不景氣,接受不了現狀,所以選擇出家皈依佛門,可李華月并未出來解釋。
而且網上也沒有一些證據和照片證明李華月真的皈依佛門,她就這樣消失在了大家的視線當中。
2005年時,李華月在自己的國外賬號曬出了現狀,原來她并沒有皈依佛門,而是淡出演藝圈之后進入了文藝領域。
李華月說她在品讀名著和作品的時候也更加對自己的故土中國有所了解。
她也更加能夠領會到人生并不可能是完全順利的。
雖然說她成就了香港風月電影的巔峰時期,可是這個巔峰不可能永遠屬于她。
但是她作為開創者她所做的事情永遠留在了歷史長河當中,被大家銘記。
除了看書之外,李華月也開始了繪畫。
正是過往那些豐富的經歷和在國內外的摸爬滾打,豐富了李華月的內心世界,所以她的繪畫作品都飽含深意。
現今69歲的李華月也更加注重生活,她覺得生活不是給別人看的,所以她不修邊幅,她無需打扮的很精致。
她也回到了香港,出街買菜購物的時候也不害怕被人看到。
而當網友們看到那樣蒼老的面容和稀疏的頭髮,他們根本認不出那是年輕時潑辣張揚的李華月。
很多人都不禁惋惜,年輕時透支了自己,年老后卻風采不再。
但是對于一個正常人來說無論是誰在年老之后都很難保持年輕時的風采。
而李華月亦是,只不過她已經看清了現實,她不再在乎別人希望她活成什麼樣子,她只在乎自己舒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