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輔導過孩子作業的寶媽都明白,輔導作業絕對是世界上最氣人的事。「上一秒母慈子孝,下一秒雞飛狗跳」,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如何才能正確輔導孩子作業,也是家長們迫切想要知道的。
一位家長在網上求助「我真的難以置信,現在的數學題,都這樣出題了嗎?真的不是在誤導孩子嗎?看題的意思是對啊!怎麼就不對呢啊!到底哪里錯了,求解?」
有專業人士現身解釋:「一座橋走了一半,一半就是½。½有了,還剩520米,520這個數據也有了。但是,算式中的那個2是從哪里來的 一座橋,走了一半,那剩余的沒有走過的有多少?(1-1/2)=1/2,還剩1/2。
剩下1/2具體而言是多長呢?520米。所以,整座橋有多長520÷(1-1/2)=1040米。 520÷(1-1/2)就是520÷(1/2),而520÷(1/2)就是520×2。但是,對于一個小學生來說,尤其是年級不太高的小學生來說,需要知道一點,題目中沒有給的數據,算式中不要出現。就像這道題,題目中沒有2就不能用它進行計算。如果不是寫作業,不是課堂練習,不是考試。而是日常生活中需要計算,那520×2沒關系。但是,寫作業,考試答題不行。」
網友:「你得關注孩子學到哪個知識點了,不能以成年人的理解去做小學生的題目。這道題按字面理解,列出的算式應該是「520÷(1/2)」,題意不理解,算式就不對。
這麼簡單的題不是看你答案對不對,而是看算式對不對。」
「小學低年級,是學習數學原理,意義映射的時候,所以對公式要求很嚴格。 比如此題,正確的列式是520➗1/2,因為520是一半求全長,而題中錯誤答案的意義是一座橋是520的兩倍。就好比一個人吃8個包子三個人需要幾個包子,正確的答案是8*3而不是3*8,因為乘號前的物理意義是個數后是倍數,你理解吧。 等你到了高年級,這麼寫就不會判錯了。
」
老師也解釋:「這是教給孩子們科學方法,學會了能把復雜問題步驟化簡單化,你只能對簡單問題提出一眼可見的答案,遇見復雜問題就一頭霧水啦。」
小編也理解了,畢竟數學是教邏輯思考的,這樣的安排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