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八月 30, 2025

差一題100分「3×8=24」被打叉,女兒回家大哭,家長不服質問老師「1句解釋」媽媽紅了臉

當孩子上學后,家長們就開始操心孩子的成績,甚至會親自輔導孩子,以為憑自己的能力輔導小學生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可是有時候輔導著輔導著,卻發現自己跟不上教育的腳步了。時代日新月異,教材上的有些東西也在變化,可能家長的思維還停留在多年前吧,即便是小學的內容,他們有時候也不能直接解答。

家長們覺得小學數學中的有些問題也讓他們摸不著頭腦。

有一題問「做一床寶寶蚊賬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薄紗」,結果圖上顯示長寬分別為1.

5厘米、1.2厘米。一位媽媽覺得這個數學題不符生活常識,嚴重脫離生活實際。

比如這個二年級的數學題:1張桌子坐8人,3張桌子坐幾人?

有人覺得這個題目有多種答案,具體答案是什麼,應該由桌子排列的樣式決定。于是有人說是16人,也有人說24人或25人等。

其實沒那麼復雜,家長們被有些帶有腦筋急轉彎性質的題目牽著走了,這就是一道最基本的數學題。

兩人各執己見,家長便去質問老師,老師一番話迅速打臉家長。

老師表示,8×3才是標準答案,3×8是錯的。乘法中被乘數是基數,乘數是倍數。題目中單位是人,所以基數只能用人,就是8人×3倍,而不是3人×8倍。

這個是小學必須掌握的,運算不僅僅局限于數字,而且還有單位,如果不能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四年級后孩子會很被動。家長聽了就是后才明白,鬧了個大紅臉,不應該語氣不好質問老師的,感謝老師的耐心解釋。

不少家長遇到了同樣的問題,覺得現在的教材不夠嚴謹。一位媽媽說,她讓孩子講一道乘法算式表示什麼意思,孩子總是含糊不清的;她讓孩子用以前最標準的方法列乘法算式,孩子總是不會用,反正現在只要得數一樣就行。家長覺得還是以前的教材更嚴謹科學,更容易理解。

大家見仁見智吧。

雖然不太清楚教材為什麼要改來改去,但覺得編者應該自有道理,他們的眼光應該更長遠,想法應該更貼合現在的教育和學生。

看來家長們在輔導孩子之前,要先把孩子的課本拿出來仔細研究下,再也不能用自己固有的思維直接上手教了。

「學無止境」這句話也適用于家長。家長要多多學習,與時俱進,和孩子共同成長。

你對此事怎麼看?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謝謝。)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