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港圈便因為精湛的演技和祥和的外表,成為影視圈里無數演員的「慈母」,她就是蘇杏璇。大部分女明星在二三十歲時,基本都以扮演少女或者是事業性女強人的角色出圈,可蘇杏璇卻是獨特的存在。
她演藝生涯的四十年,都是扮演小角色,直到2012年獲得金像獎才走進觀眾的視線。可就在事業好轉后,蘇杏璇卻消失的無影無蹤。原本大眾以為她是年齡大了選擇退休,沒想到她被病痛折磨,61歲草草結束了她的一生。
演戲的技能或許無所謂天生,但蘇杏璇在表演方面確有天賦。她20歲入行,即被要求挑戰高難度角色,而每每總能成功完成。
在內地女星呼吁多給中年女演員機會,在台灣女星陳德容公開表達「死都不會演媽」言論之時,有一位演媽媽備受贊譽的香港女演員浮現在小編腦海中,她就是素有「香港慈母」之稱的蘇杏璇。
蘇杏璇1950年生,在香港演藝圈中人稱「璇姐」。蘇杏璇讀中學時,就立志當一名演員,不過那時她鐘情的是話劇表演。後來考入TVB第1期藝員訓練班,直接走上了電視演員的道路。
她的長相不是大美女,年輕時也談不上。但是蘇杏璇有一點好,就是不挑角色,只要角色有發揮,她都愿意演,戲份少一點也沒關系。
在《秋瑾》中,她扮演汪明荃的母親,其實她比汪明荃小5歲,她還曾給比自己小5歲的鄭裕玲演媽。
入行沒多久,長相老成的她,就被安排出演媽媽,連她自己都沒想到,自己沒什麼花期,此后竟演了那麼多年的媽媽,而且毫不違和。
她的經典角色有《射雕英雄傳》中郭靖的母親李萍、《義不容情》中辛苦養大四個養子女的「云姨」、《新扎師兄》中梁朝偉的媽媽,以及《壹號皇庭》中陶大宇當律師的母親等……
可以說,蘇杏璇演活了每一個媽媽角色,她演技精湛是公認的,和TVB簽約,不似別的女演員要講條件,她是TVB主動要求給她加薪。
但蘇杏璇卻表示,雖然演了那麼多媽媽,但是這些角色都不是很像她。
不像卻演得那般栩栩如生,出神入化,只能說蘇杏璇確實是「有戲之人」。
沒怎麼演過少女或女主角,蘇杏璇表示自己看得很開,因為演媽媽可以不用拍床戲,也不用和男演員接吻,只要用心揣摩,把人物的內心演繹出來就好。這樣的單純的表演,是蘇杏璇喜歡的。
蘇杏璇服務無線多年,後來自己開了一家素菜館。為何選擇這個項目,蘇杏璇的理由和男藝人呂頌賢一樣——兩人都篤信佛教。
身處演藝圈多年,蘇杏璇見過太多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很多人功成名就仍充滿煩惱,說白了就是不滿足,總想擁有更多,蘇杏璇不想成為那樣的人。
「煩惱會導致產生負面情緒,內心不平靜,很自然就做錯決定,不好的事情也會接踵而來。
」蘇杏璇說。
或許正因為抱持這樣的觀念,蘇杏璇不介意當不了大明星,也不想和任何人爭。在她眼中,洗廁所和做明星沒分別,她本人還擺攤賣過枕頭。
蘇杏璇的修為也是在生活中一點一點精進的。最初,她一門心思把素菜館經營好,什麼事都親力親為。後來她因為糖尿病的緣故入院三個月,出來后發現店里一切如故。
這件事讓蘇杏璇意識到,自己以往將時間排得太密了,把自己看得也太重了。事實上,這個世界離了誰都照樣運轉。
她把自己的病也歸結為修為不夠:以前為了生意從早忙到晚,沒有時間去禪修和拜佛。「如果好好修行,內心就會安定,智慧就會生出來,做的決定也會合理。」蘇杏璇說。
她的糖尿病後來引發嚴重的并發癥,甚至一度身體潰爛,要斷趾求生。而她的問題是有一些諱疾忌醫,總是以生意忙為借口拖延,最終害了自己。
雖然疾病影響了蘇杏璇的生活質量,也讓她有所頓悟。她把生活中的苦難視為「逆緣」,認為即使遇到不好的人和事,也要心懷感激,因為這些人和事能夠幫助自己「修行」。
信佛之后,蘇杏璇覺得信仰對自己的表演有所影響。她覺得演員一定要有「貪、嗔、癡」,這樣才能演得神似。但她信佛之后,很多事慢慢放下了,「貪、嗔、癡」越來越少,就很難演出那種情緒激烈的戲。
經商之后,蘇杏璇拍戲越來越少,在亞視參與過幾部劇集,後來又有機會出演杜琪鋒導演的《奪命金》。只是客串的她,因成功扮演購買高風險基金、最終血本無歸的「鄭小娟」,而一舉打敗惠英紅、劉嘉玲、秦海璐、桂綸鎂等知名女星,成功攬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可惜的是,臥病在床的她不能親赴現場領獎,只能由劉青云代領。她通過電話發表了獲獎感言,在感言中,她未提個人表演心得,只是多多感謝那些年給予過她幫助的人。
因為演得太過逼真,有些90后、00后觀眾記住了蘇杏璇這個名字。秦海璐評她「占戲不多,每個鏡頭都有突出的表現」。
2013年6月12日晚,蘇杏璇的兒子向媒體交代了母親離世的消息。據聞當時蘇杏璇的家人都在她的身邊,佛教界的姊姊也在醫院為她誦經祈福,她死于中風并發癥,去得很安詳。
用蘇杏璇兒子的話說「媽咪沒有遺憾」。
蘇杏璇生前因為糖尿病的緣故,四度做手術,最終生命在63歲這年畫上了句號。在她走后,許多香港演藝圈的友人、合作伙伴發文惦念她或表達哀思,像汪明荃、梁朝偉、杜琪鋒、張兆輝、梁詠琪等。
一代影人,與世長辭。雖然蘇杏璇的名字沒有那麼為人熟知,但她在香港演藝圈的貢獻,至今仍為同行及影迷銘記。蘇杏璇一生低調,主張不爭,堅拒作惡,有慈悲心,相信她已在極樂世界享福了。
「我演戲是用真感覺去演,不是靠表面做做表情就算,演戲若流于表面,就會不好看。」蘇杏璇對演戲的認知,值得當下一些流量明星去好好琢磨一番。
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永存的。但蘇杏璇的職業精神和對人生的領悟,還是有人記得的。